2015/03/30

興趣的反省



3/22去社企流年會時巧遇了MATA小編,又小聊了一下
看著他忙碌的一遍遍解釋著我以為已經很大眾化偏主流的台灣原住民議題與資訊整合媒體介面MATA Taiwan
發現我依舊過分蠢真,也沒有面對整理去年的自己,結結巴巴的欲言又止
就是最好的證明

昨天看到這篇文章,竟然看到自己的身影O_O
文章還被朋友tag到FB牆上...被迫續想五個月前的我在面對的事情
這五個月來持續的自問,我做對了什麼?想錯了什麼?
雖然跟幾個朋友稍微談過,但想想也該是時候為自己記錄下來了。

總之,想來又想去,隨著生活的滾動所看到的一切,
最終我還是一直回到原生家庭的環節,回到一個人的自私這個層面上。
那既然沒辦法突破盲點,只好先記錄下來這個盲點,以供日後審視。


-----
看著文中99%的陳述,都是和老師聊過的已知,都是老師不斷重複敘說過的,這些都需要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認同,讓更多聲音進來,讓說法有被討論的機會。其中,個人想特別紀錄下的,就是文章中所謂去了幾天就下山的興趣人士,我是其中之一,我去了十天,這十天跟工坊一起工作了至少八天的時間。

興趣人士是如何成為有興趣的狀態呢?
很多事情的理解要看前後文,個人重視脈絡的合理性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地步,但我深信,唯有透析脈絡,才可能真正了解一件事情,才可能真正同理一個情境,所以以我個人這雙眼之紀錄,這位興趣人士的前文如下。

會知道野桐是因為自己準備畢製作品時,想了「什麽是台灣自己的編織?」這個問題所尋找閱讀到的相關資料,當時對編織還不是很有具體的個人想法,所以對這樣的工坊感到非常驚喜敬佩,野桐相關的影音或文章應該也看遍了,雖然最後作品依舊與「什麽是台灣自己的編織?」這個問題無關,但這開啟了我的「編織不死」找尋之門。

2012/06 畢業後是逃避現實的兼職配「尋找手作織品市場」,過著令爸媽擔憂的生活模式。2013農曆過年時特別安排,帶著小粉絲的心去象鼻部落偷看工坊過,2013/10 母校的北師美術館有一個當代工藝展「初心頂真」,很幸運的收到朋友的通風報信,說野桐有參展,有老師要來學校教傳說中的泰雅地機,經過朋友的幫忙,讓我有機會排除障礙的衝去學,而這就是和老師的相遇,也是改變我很多的決定性相遇。雖然之後的日子開始成了生活模式很固定的上班族,但只要老師在台北有演講或展覽我就會去,2014也開始學習認識原住民文化,一直到現在。

這就是一個完全體台北西區俗,如何從對台灣原住民一無所知(認真的一無所知),到會對台灣原住民文化有興趣有認同,進而學習一些文化皮毛的過程。

-----
事實上這是很有趣的延伸,根本上我還是對編織這件事情的興趣大於對原住民文化的興趣,但我如果沒有堅持的去追求認識更多編織,我就不會遇到這些美麗堅強的身影,而這也是我覺得美學與藝術教育所給我的巨大影響和啟迪,一個鼓勵自主性,鼓勵自身面對真正欲求而去追尋的教育,唯有質問與了解自身後,才能略知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才有可能不斷的自主學習。
了解自己的不足,是成為主動修正不斷進步之人的要素。
-----

2014
萌生去象鼻的念頭之前,我已經開始接觸社會企業這個概念的皮毛,聽很多演講,聽很多然後藉當時工作之便瞭解了一下台灣的紡織代工業與世界紡織業是什麼東西,8月又因緣際會的去了藏區,認識了藏族朋友和當地生活,參訪一個位於世界邊陲極其偏遠,以氂牛毛紡織業為主軸的社會企業 Norlha Textiles。所以我想也不算沒頭沒腦地想去工坊,而是累積一段時間的資料後,沒錯,就是抱持著對資料的想像後,去了部落。


-----
寫這篇文章斷斷續續的,一度寫不下去,所以穿插看了幾集紙牌屋,菜鳥新移民,天才偵探,山田孝之的東京都北區赤羽,前天還剛好看了我是歌手3的最後一集。這些都默默的影響著我現下的思緒。
-----

「我們最近的 7-Eleven 在 3、40 公里以外」「(他們)到了部落,才發現理想和現實不同。待不到一個禮拜就走。」「我希望找到更多有興趣的人,卻一直遇不到。」

想像和現實當然不一樣,現狀與說法當然要明察。
爸媽老姐老弟的老人言,去之前亦深深銘刻於心。
我們必須從脈絡來看,一個人對於工作與生活、家庭、事業、志業的根本認知上,有什麼不同?

我到底看到了什麼,我覺得我所經歷的詳細內容並不重要。
但說法上,當然不是因為沒有7-11,每天都有菜車上山阿,而且基本上工坊業務的機動性不會讓你一直待在部落,事實上會需要不斷的通勤,正常通勤時間是45分鐘起跳,不可否認交通不便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主因,如果有下山,你會知道部落有時候更需要7-11或超市這種便利的存在,夜市也是人人都愛逛,不過這樣的說法很符合故事需求而且很有意識,城市人的梗永不過時,就讓我們忽略過去無妨。

不過一直遇不到更多有興趣的人,我就完全存有疑問,也許我這種從零相關進展到有興趣的人真的是少數,但至少我在台北自己的朋友圈延伸出去就知道好多人對原住民編織文化有興趣或是投入,更不要說各地方的原住民,不管什麼族,實際在做織布推廣或實際有地機或織帶機教學的,很多,而且織女來源絕對不只一個地方,但確實品質不一,需要統整的資訊更新或是研習,讓所有人能夠有同樣的學習資源,原民文化最精彩的莫過於不同部落就是不同國家的差異性,這很棒,也很需要統整,這也是我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方,我根本上無法處理族群意識的問題。

我待的十天有八天是跟著工作12小時以上,所以因為沒興趣而離開不太合理,我是認真思考過,我有沒有能力做這個事情,越是辛苦的小環境團隊需要越強的人,能力不足沒有理由浪費別人或是自己的時間。所以如果躍躍欲試,請先確認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和經驗,是別人所需的,別人為何要花時間培養你呢?以台灣各地的部落或在地經濟來說,因為老一輩走很快,文化資本有點來不及傳承,加上先天資訊資源不足與根生的族群意識還有政府的腐壞能力,很多計畫的規劃與執行非西式中式台式都市公司的工作環境邏輯,簡單來說是非常傳統「人治與人情」的環境,常常因鬼打牆沒共識而停滯,就好像一個家庭或家族,如果是嫁進來的外人,試想你如何做好與嫁入家族間的溝通傳遞,事實上就是一直在處理這樣的傳遞與回報問題,因為工作不就是不斷地完成溝通聯繫無出入嗎?


-----
總的來說,以我個人這雙眼之紀錄,這位興趣人士的後文如下。

但這十天很深刻的告訴我,所有的新型態工坊也好社企也好中小公司企業也好,需要的是擁有文化興趣又有同理心的商業與網頁網管網銷新科技人才,總之我個人認為比起對文化充滿意識的論述,他們更需要的是最新科技傳播技術、最新行銷手法與與商業管理邏輯,因為他們就是沒有這些資源,但他們鎖定的客戶深知這些邏輯!

想做的事情無法順利執行絕對不是他們的錯,沒有經驗沒有模型如何能想像結構?如果他們本來就深知而且擁有並熟用這些工具,他們花的20年時間絕對不只走到這個階段而已,我貿易零相關的人工作幾個月都能略懂報關在幹麻了,這很明顯的就是偏鄉能經驗的工作來源多樣性不足的問題,所以年輕人是必須出走的,但是根本上仍是教育問題,是否能讓偏鄉的孩子有能力選擇,選擇在城市做主流辦公室類的工作,他們能否有足夠能力經驗到這些市場需求,再把經驗回饋給原鄉。

志業要能持續的前提是事業要能堅持下去甚至做大,事業能不能做大是管理與執行的問題,而管理與執行影響團隊工作上的順暢、品質、細節、成就與心情,有快樂的員工才可能有成功的團隊,有成功的團隊事業才可能成功,簡單來說,不用把事情想得這麼複雜這麼美,一切就是人際溝通問題。

再來,不管是否對文化志業充滿興趣,我們都不能迴避在這貨幣與信用債制的社會中,個人以工作換取金錢如何填飽肚子的問題,而不管是什麼買賣,都源自人的需求,一個人對於工作、生活、家庭、事業、志業的根本認知上不同,有了想像上的不同,我們消費的都是想像的滿足。

不是每個人要的都一樣,要明白自己想滿足的。工作、生活、家庭、事業、志業的優先順序是什麼?物以類聚,同病相憐,門當戶對不是沒來由,找到自己適合的或努力使自己成為合適的很重要,因為大家在意的是未來能不能怎樣,而不是過去已經怎樣。

最後,人最根本的追尋和需求是原生家庭,很多事用家庭家族的邏輯去理解,就合情合理,也能找到最適合的解決之道。


-----
老爸名言:理想與空想只有一線之隔,每個人一件事做久了都會被升到他無法承擔的位置,所以要不斷的反省自己,修正前進。

如何思辨事情的各種面向,一個不斷被討論與論述的問題,處理或解答的核心到底在哪?眼前,什麼是現狀?什麼是說法?然後自己是在狀況的什麼位置?選擇哪些執行與努力不會愧對自己,更重要的是不會對現階段的自己懊惱後悔。如果一件事情覺得需要花很多力氣才能維持,非常累,那真的就是要停下來檢查的時候了。

要結尾了,覺得太陽花學運以降這一年來最深刻的感觸是,我不再相信任何單一說法,這真的很重要。只有勤勞是不可能成為習慣的,但不能讓懶散抹殺你對於事情各面向說法的質疑,沈浸單一說法只會讓自己活在一層泡泡之中。尤其是人對於文字的想像與包裝過於美好這件事,現在已變成最容易讓我害怕的事情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