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2

bonbontung crochet 蹦蹦彤鉤針 @wordpress

因為之前手殘誤刪blogspot的好多文章,傷心之餘覺得是個契機
所以決定開了新網誌寫回來!bonbontung crochet 蹦蹦彤鉤針 @wordpress
歡迎大家前往,我也會將這邊的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寫過,之後更新皆以wordpress為主囉~
未來將以「bonbontung crochet 蹦蹦彤鉤針」為主軸好好的整理和分享自己的各式編織心得!

謝謝 blogspot 好多年的陪伴,你好 wordpress 請多多指教!

2015/03/30

興趣的反省



3/22去社企流年會時巧遇了MATA小編,又小聊了一下
看著他忙碌的一遍遍解釋著我以為已經很大眾化偏主流的台灣原住民議題與資訊整合媒體介面MATA Taiwan
發現我依舊過分蠢真,也沒有面對整理去年的自己,結結巴巴的欲言又止
就是最好的證明

昨天看到這篇文章,竟然看到自己的身影O_O
文章還被朋友tag到FB牆上...被迫續想五個月前的我在面對的事情
這五個月來持續的自問,我做對了什麼?想錯了什麼?
雖然跟幾個朋友稍微談過,但想想也該是時候為自己記錄下來了。

總之,想來又想去,隨著生活的滾動所看到的一切,
最終我還是一直回到原生家庭的環節,回到一個人的自私這個層面上。
那既然沒辦法突破盲點,只好先記錄下來這個盲點,以供日後審視。

2014/12/10

somebody <> nobody

2014下半年,最困擾我,在我心中縈繞的,就是這件事吧
什麼是somebody? 什麼是nobody? 這分類有何共通依據?
然後你要當哪種?怎麼接近你想要的方向?

~先來看看本篇的背景音樂,藉這些選曲以茲紀念讓我頓悟許多的上段戀情~
~要不是2014大年初七的分手,我腦子還沒更不清楚咧,速速走出來超爽的~
~能夠認清自己,有深刻體悟,然後站在更多角度看事情,划算的愛情萬歲~





今天,突然覺得,得開始實踐我所意識到的,關於這人生混沌的狀態與跳痛直白的文字,需要被寫出來,被記錄,被自己觀賞。(想不到好的連接詞),我發現自己的偶像目前之所以有讓我喜歡的狀態,是因為有觀察思考,有資料累積,有實踐操作,有記錄發表,有粉絲。而這些東西很明顯不會是一開始就存在的,也不是想好策略就有用的,這些東西的內容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這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而做,自私到讓人能同理感受。


那寫網誌就是如此自私的事情,我現在不開始為自己寫、跟自己對話,未來就沒有內容可以回顧(那我怎麼好好面對孤獨死),人很容易遺忘,若沒有人問,就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過什麼、看過什麼、做過什麼而讓自己走到目前的狀態,那樣的人生感覺很糟很可悲,就像一直在做沒有規劃業績卻要一直盤點的服務業,就像一段兩人互相消磨沒有幫助彼此人生進步的戀情。(我才沒有在描述自己正在或曾經經歷的狀態咧~)

目前的身心無聊死了不喜歡,本來就沒什麼自信和企圖心(沒有仔細察覺自己想要的當然不知道要圖什麼還敢說嘴),常常不想討好別人又因為怕麻煩而微笑以對,不想隱藏我的憤世忌俗但為了方便逃走而裝正經。總之因為是怪人一枚,在世界上真的很難坦蕩的找歸屬,所以重視包裝,因為很怪又討厭衝突,所以特別關注如何處世圓滑體貼,我內心似乎總想證明刻板印象衝突的相反兩翼事實上並不衝突,可以繼續飛。



----- -----
somebody <> nobody 的概念是被姐姐刺激的,因為我太廢了,
所以她每次都會向我說一些醒腦的人生金句避免我腐掉,像是:

*把爛事做好才爽。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誰不慘。
*要當nobody還不容易,躺著就好了。
*我討厭柴契爾夫人,她只是把自己變成男人而已,無助於提升女性處境。
*你可以選擇不做什麼,但你不能因此不準備,斷送自己接觸所有可能想選的選擇的機會。

天阿我真的很感謝她,我的人生受她影響最大。

ex)我人生主動想買的第一本書是《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由此可略知童年時光思想的二三事),很多關於以人為基礎、女性權力權益的覺知,是由姐姐的固執選擇引發我去思考的。一路走來覺得自己觀念正確,所以繼續強化自己的完整觀點。(招手吶喊:姐~我愛你~!)



來來來,回到 somebody <> nobody
\\
什麼是somebody? 什麼是nobody? 這分類有何共通依據?
目前大概就是覺得,如果你所認識的人在想到某個領域或是某個觀點的事情時,會想到你而且想請教你,那你就可以算是你的人脈世界中,那個領域的somebody,反之,就是那個領域的nobody。

所以 somebody <> nobody 是可大可小的,但以世俗人間來看,somebody <> nobody 就是在討論你有什麼成就齁,講到成就,就好像要把人脈放大到全地球人都要想到你的程度,不然都不算,但這個觀念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以哪個世界的價值觀為基礎,我不知道。

就像我覺得台灣是第一世界眼中的第三世界,在想台灣是不是somebody時,若以第一世界的標準來看台灣可能就是個落後鄉下文化不明的副熱帶渡假型小島,除了渡假、藉由資源受限增加體悟深刻度的探索自我旅程、還有血緣尋根探親朋好友之旅以外,沒什麼好去認識的。

但若以第三世界的標準來看台灣,可能就是個進步開放文化資源豐富的東亞文化圈朝聖寶島,每個人都文質彬彬好善樂施又熱情如火,一定要認識的啊不然你就弱掉了。

\\
然後你要當哪種?怎麼接近你想要的方向?
我是個熱愛通則、信仰相對的人,每次都覺得沒有什麼價值觀是絕對正確的,到底自己想當哪種somebody,這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呀,可能只能多問問多看看各種人的選擇吧,所以才要出走旅行啊,但我目前知道自己不想當哪幾種somebody就是了。
ex1)全心把人生成就建立在孩子身上,只成為自己小孩的somebody,其他都呼嚨過去。
ex2)把人生成就建立在歡愉的流行消費上,成為消費流行品牌或是大量消費的somebody。
ex3)把人生成就建立在歧視與迫害他人上,成為踐踏人權的somebody。


講到孩子與職場,身為剛好是女性的人,我最近就感觸多多,要另開篇章。
想再強調一下,生小孩不是生「小孩」,是生出一個人,你讓世界又多了一個人要面對世界的混亂,而我們都是混亂的元兇之一,孩子一開始雖小,但他就是個完整的人,是個體,不是為了滿足想當父母心情的人而存在。自己的思想不夠全觀不夠負責,就不要生。


#14121000

2014/11/03

編織復興:介紹 RT_samplr 藝術計畫


http://www.rtsamplr.info
今天去台北國際藝術村參加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工作坊!
計畫名稱:#RT_samplr 

這是一個關於Twitter十字繡 / 討論網路隱私的藝術計劃~
參與方式是這樣的:
1. 我們每個人找一則自己覺得有趣的推文
2. 把它用十字繡的方式「再現」出來
3. 完成後拍照把圖片retweet轉推回推特上,記得要加 #RT_samplr 的標籤,這樣才能整合這個計畫的推文!

photo credit: bonbontung


〃那為什麼要這樣咧?藝術家Claire想藉此討論什麼呢?
關於Twitter,不同於Facebook或其他社群軟體,是帳號與內容完全公開的,當我們越來越習慣以「真名」在網路世界發言,或是期待與別人有快速的回覆交流,我們在現實又是如何面對人與人真實交流的活動呢?交流的深度或是觸動,在虛擬與現實之間有何差別?

藉由一群人一起來做十字繡這個慢速的活動,重構鍵盤下只需幾分鐘快速完成的推文,過程中聊聊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為什麼選這則推文,陌生的朋友們或是聊天,或是討論怎麼繡才好,那是一種...不一起實作的話很難感受到的放鬆與專注氛圍,也是我們在網路上快速推文時不太會衍伸出的關切。關於網路隱私的論述很多,藝術家也常常用作品討論這類話題。

我就會想:真正的關心是知道越多資訊,還是實際行動將資訊傳遞出去?我們的關心,如何真的作用呢?人們總是習慣於知識而忘了行動。


〃那為什麼是十字繡呢?
這個轉換非常好玩!是因為十字繡的呈現是「像素單位」的概念,我們手作一格格的像素,完成後當我們拍照,十字繡就還真的轉成數位像素讓我們轉推到推特上了呢!

是不是非常有趣!讀藝術的可能馬上就能想到一堆類似的作品形式,以編織來說,每一種技法的基礎都是像素單位的組合邏輯,編織是非常數學的事情,但它不會讓你感受到數學的痛。這就是我一直覺得手作厲害的地方,藉實作體悟抽象概念!

©2013-2014 Matbox99


最後,這會是個眾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一齊完成的作品,每個作品代表獨立的個人,但展覽作品展示的時候我們又像是一起在一個「主頁」上,同在一個空間,集合起來敘說著我們在意的觀點,這樣和Twitter的介面設計相互呼應的想法很妙吧!


其實這個計畫還有很多很棒的細節,像是以「主題標籤#」作為眾多資訊整合的概念,RT就是retweet(轉推),samplr我猜是sampler的意思,在繡的世界裡sampler是像型錄的織片,織品的世界最棒的字典就是實際的織片啦!

http://www.ilovecrossstitch.co.uk/victorian-sampler-cross-stitch-kit


整個工作坊我非常沉浸在繡的世界,我的毛病就是一旦開始手作,就變很安靜不太能分心講話,因為我覺得我正在做的事情太棒了我要專心致志。如果這種態度能多運用在其他地方就太好了呢... 像這樣對其他事情有點企圖心好嗎?

photo credit: Florence Chen

photo credit: Florence Chen

photo credit: Florence Chen

photo credit: Florence Chen

2014/10/07

給膽小鬼愛的叮嚀提醒


2014/10/03/Friday night/ 給膽小鬼愛的叮嚀提醒

你的立論很清晰,資訊提供及文字表達也完整,但我們關心你的是:你的決策模式問題。

2014/08/30

2014 藏藝遊#2{因為有他們,我們無懼的給予信任}



不知道大家熟悉的旅遊模式為何,但是以我過往經驗過的主流旅行團模式,是很少會有機會認識當地的人,與他們聊天交流,甚至成為朋友的。一般來說,人生地不熟,我們會因為各種因素,也許是基於自我保護機制而退縮與人交流。若是跟團,也可能連地陪是不是當地人你都不知道,但你還是會全盤接收他所提供的資訊,因為背景知識的缺乏使你無從偵錯。

這次的旅程我分外珍惜,因為行前就知道可以跟在地人有真正的交流,知道有機會認識新朋友,只是沒想到我能有這麼深的眷戀,離別的時候有躊躇,最後的握手有鼻酸,離開的車程有失魂,回到台灣的時候有失落,想到他們沒辦法飛來台灣的處境會心傷會生氣。


網路會被時好時壞,通訊會被時好時壞,等了十幾年還拿不到護照,甚至連去香港都比我們麻煩。你說民主自由是什麼,我想是需要被這種非民主自由的狀態比較出來的,應該要捍衛的東西。集權的效率好?但對我來說只想到短視的效率,忽略真實的人權自由需求,我不想要。


不分藏漢族別,我們就是以人對人的誠意,有所交心的朋友。
因為有他們,這趟旅程我們可以空著腦去,可以無懼的信任。


這些藏族朋友,一路上幫我們打理食住行,比貼身秘書還周到,使命必達是快遞絕比不上(這些地方太遠了連快遞都不送哈哈哈),真的是非常感激他們,有時候不曉得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子這麼幫忙,自己事情都先擱著不做的在陪我們,就算真的沒這麼多事要忙好了,我們打擾的時間還是有點長的!我想他們跟唐青真的是很相互珍惜的朋友,也是心靈上相互回饋的朋友,真的是愛之以德的具現呀!



好的~就讓我趕快來角色介紹一下吧!
*** 2015/4/4 修改原文,更新為無照片版本。


2014/08/28

2014 藏藝遊#1{唐青與她的伙伴們}



我們一行有七個人,今年八月我們一起去了中國藏區。

那兒都不是好到達的地方,那為什麼是選擇那兒呢?
因為唐青的朋友在這裡,這趟旅程因唐青而成立!
十三年來,每年都會從台灣到藏區去找她的朋友與認識她幫助的人們,我打從心底的佩服唐青,一個人能有不願放棄的事物,並想辦法克服壓力的堅持下去,這般毅力,絕對是值得讚嘆的美好事情!因為有這樣堅持著的唐青,我們在這趟旅程才能獲得眾多的幫助,順利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務。

每個人對這趟旅行抱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期待,不同的任務。
但我們有共同目標,就是要一起面對未知,齊心完成一段為期五天的羊毛氈工作坊。
出發前大家將這段旅程的定調為:藏區手工藝探訪之旅。對於課程開過幾次討論會議,但未知太多結論很少,基本上就是信任彼此到時能一起努力互相配合關照,我大部分時間是在感受每個人是怎麼樣的人,還有沉浸在體驗羊毛氈工藝的美妙上。

以這篇文章作為起始,我想要記錄與整理旅程中我所看到想到的事情。
今年能一起去藏區,多虧無知並總是非常任性的自己+總願意默默成全這任性成癮之人的我親愛的父母,我是個幸運之人,真是太好命了。

感謝唐青,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朋友,沒有人是一開始就有能力去完成每件事情,所有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過程中懂或不懂都想辦法去執行實行的唐青,不管她已知多少狀況,我感覺她還是抱持著面對未知的態度,謹慎細心地思考每個環節。

什麼是去做就是了,什麼是一個人的情義相挺,旅程中每天都能有這樣體悟,奢侈不已。



我覺得我們整團都是超好相處也好打發沒什麼包裝的簡單人。以下簡單介紹(個人觀點):

唐青,自己所知的好會傳達給你知,能夠設身處地的著想,有時有點粗線條少根筋天然呆。
阿尼,對原理探求很認真,實作的手藝高超,歎氣是舒坦的抒發,看到假掰的東西會頭痛。
美玲老師,對於羊毛氈有豐富的知識,教學善於整理原理並賦予變化,開朗穩重的傻大姐。
法蘭克,能以漠然表情堅定面對難纏的大陸人,心思細膩做事體貼,善於撰寫與訂定計劃。
小彭,對於心中單純事物的標準有所堅持,會優先為他人著想,在地化完全的生活品味家。
麗莎,組織能力佳做事細心,對於什麼是適合有多方位的視點與思考,對重複動作會心煩。
小彤,就是未經世事的小童一枚,常有誇張的讚嘆,適應力不錯,善於發呆觀察感嘆糾結。

以上就是本屆藏遊成員,兩對四位夫婦真的好可愛,讓我對夫妻的樣貌有不同的啟發。
身為年紀最小的成員,有非常多好處,大家總會多照顧些最小的,但是沒什麼代溝喔~

————
漸漸的我會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成因、很多行動的依據,其實很簡單,
就是我認識了你,我想與你交流,我想關心你,我想告訴你,我想見到你,我想你,然後我就有了行動。
漸漸的我會知道,世界上很多人生的選擇、很多為人的原則,其實很簡單,
就是我來自哪裡,那裡有什麼禁忌,那裡有什麼資源,那裡是什麼樣的自然環境,
在現有條件下,最好的平衡與維持,就是最好的選擇。


對我來說,這次旅程是一個實踐心中理想旅行定義的重要機會!

我希望
旅行不只是在一路的驗證已知,而是去不斷發現自己的無知。

知識在現代文化中支配力量如此強大,以至於人本身不再具有行動力。知識替代了事實。
我要學著逃離這個狀態!



2014/08/05

移動前焦慮症

{隱身}2012 毛線、鐵絲
〖沒在工作就會陷入恐慌〗
上班後更確定自己喜歡的工作都是要自己覺得有意義然後無時無刻為他想無時無刻為他做準備的類型,很震驚經過了上班生活,我還是不知道工作是什麼。

〖每個三餐都會陷入恐慌〗
上班後察覺自己對於三餐有莫大的焦慮,因為知道自己離食物非常非常遙遠,這種被便利給掩蓋抹去的無法控制性,以一天三餐的方式提醒我的無能軟弱。

〖用社群軟體就陷入恐慌〗
上班後才知道社群通訊軟體有多麼綁架我的生活,若離遠一點我這個很不會跟別人保持聯繫的人要如何與人保持聯繫?點開就會發現,如果我沒有網路這些,我就會與這個人失聯了。想到會失聯就想到那也是因為我沒有把握與那個人相處的當下,所以我們沒有保持聯繫的火花。陷入深深的恐慌,陷入深深的擔憂與哀傷,心想自己明明就是個極為普通的人,為何總把自己設計成第一人稱的主角,無法脫離自我本位以第三人稱慢看與調整整個故事。


誰不恐慌,過去做作品時也沒有在騙自己,想了一堆可用的論點,
還是離不開動手創作就是舒緩恐慌焦慮的最佳方法這個基本論調,
一直是在藉由手的實踐告知自己還活得有些實際。

畢業過了兩年,時不時的會被問起,大學的事情,畢展的事情。
現在才敢談談跟看看自己畢展到底做了什麼,凝視他。
「藝術不是我的專長,是我的逃避。逃避是我的專長。」
前幾天在筆記本裡看到自己寫的這句話,已經想不起來為何而寫,原來是在畢展專刊裏面...
兩年過去我的死腦筋竟然還是沒變活,只好承認這就是自己的模樣,想辦法繼續往前滾動。


2014/8/7 
我將去中國藏區
共14天
那是一個我目前生活中習慣使用的大部分網站被封鎖的地方
那是一個我目前生命中一直被拿來當做比較對象的莫名地方
那是一個會利用未知使人恐慌的謎。



本文搭配曲目:單程車票 / 伍佰&China Blue






2014/07/21

是你的就是你的

自從與你相遇
我的目光就離不開你
你的美好讓我對你一見鍾情
你的笑容融化了我心
我想
我愛上了你!


隨時隨地都想和你分享
每個活動都希望有你的參與
看到你我就好開心
有你在我就好放心


我不知道你是否對我有相同的情緒?


我也希望自己對你不要這麼依戀
我也不希望自己把你當成理所當然
但我無法克制對你的愛慕
對你的思念與期盼
是我情緒的罩門

若是我們分離
再也見不到彼此的分離
若是真的如此我該如何是好呢?
我該如何重拾你讓我有的舒心?
我會花多少時間去面對?
我該如何告訴自己
人終究是一個人


我知道
關於感情
要給對方的是自由
若你自由的飛走
我真的
只能
哀愁的皺眉
也許受不了時就會哭泣


是你的就是你的
我只好如此相信

我親愛的娃娃小方巾
我們在2014/7/19
經歷了8個小時的分離
我以為我真的再也見不到你

2014/06/13

原民編織工藝工作坊之隱藏的 藝 教 魂


藝術對我來說是一種極高效能的溝通媒介,
藝術創作就是訓練這種溝通模式的方法和舞台,
而藝術教育就是經過設計去引導人們自信地進行創作的好活動!


臺大自然保育社之原民編織工藝工作坊是一個以創作+實作為主軸的系列課程,這點深深的吸引著我,
但更打動我心的是,除了實作本身,大家更注重的是各種源頭的探究部分!大家不停的追問,這真的是本工作坊的精華所在!

每一次南吉老師的布農價值觀念分享,都是很重要的養分,
有了這些養分,在面對我們準備製作的物件或是作品時,才能夠有更完整的心態。


而這樣的課程安排,其實滿符合藝術教育活動的設計核心喔~


藝術教育活動的設計除了一般知識性的記憶訓練,還加上了實作時思考並解決問題的運用能力訓練,
其設計目的是引導並吸引人們主動去深入認識、延伸挖掘自身的思維模式。

如此說來,透過藝術創作來學習的這種模式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挖掘什麼自身思維的東西聽起來很麻煩呢!

嗯,好的,不用這麼急著挖掘,可以這麼說:
創作的好處就是,你會更有自信地相信著自己所選擇的事物。
簡單來說,你會活得更快活就是了!


其實創作是非常直接的東西,常常根本來不及想太多,自然而然的就蹦出來了,反而是後面想要怎麼跟別人解釋很燒腦細胞吧?
在任何創作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媒材、素材、主題、工具的限制和選擇,
在選擇的過程中,就顯示出了你是以什麼樣的價值觀和思維,在面對眼前這些條件的!
如何認識這些材料的?對材料的理解程度有多高?對主題的認知是什麼?
每個選擇、每個處理的動作,都再再顯示自己的舊經驗連結、目前運思的階段與程度,還有經過這次作業後整體經驗的再認。

就像我面對藤,是吃盡苦頭無法駕馭,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原來長怎樣子,我對於藤這個植物沒有任何認知,只對他某種形式的成品有經驗連結,因此我能夠很順手的編出滿工整的藤籃,但很苦手的編出醜醜的藤背帶。



所以說~戶外教學真的是非常好的安排!讓大家親身認識材料,了解各種植物的自然特性,往後再次面對這些東西時,就更能讓他們適得其所的發揮出來了!而整個過程因為瞭解了所以不費力,因為事半功倍所以更有信心!


講回藝術教育活動的設計,我們往往在最後有個分享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藉由呈現非言語溝通的作品,我們因為面對了觀者,開始學習去詮釋想法以和對方交換資訊,為了讓大家清楚我的明白,我們努力的整合所有剛剛實作時的感知,這整個過程都幫助自我提升認知的狀態,所以說,想得越清楚,就對自己的選擇越有信心,而越有信心,心中就越快活!

這次的課程我是半路衝進去的,只上了約莫五堂,而且每次幾乎都因迷路而遲到,但足矣,心得都已經刻印在生活的態度裡,若真要給個什麼建議,那就是每堂課若來個分享時間就更好了呢~!好想多認識大家啊!謝謝你們的陪伴,讓我有了很棒很充實的下班時間 :D 各位要繼續動手當個maker喔!!!


本文作者為兒童美術老師